2014-04-18?
75歲的洞頭方奶奶身體一直很好,可最近得了一種怪病,一躺下就開始暈,還惡心、吐,過個幾秒鐘馬上好轉;再從床上坐起來還是暈,暈得天旋地轉,站都站不住,但是一分鐘后又和正常人一樣。到當?shù)蒯t(yī)院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,于是家人帶著方奶奶來到了市中心醫(yī)院,接診的神經(jīng)內(nèi)科副主任醫(yī)師茅新蕾聽了方奶奶的病情后,給她做了一個試驗,說她得的是“耳石癥”,是耳朵里的石頭移位了才會頭暈。
“耳朵里也會有石頭?”方奶奶一家人疑惑不解。茅新蕾解釋說,耳石癥又稱“良性陣發(fā)性位置性眩暈”,是因為內(nèi)耳平衡器——“橢圓囊斑”表面感應人體空間變化的石頭出了問題。囊斑表面有一層耳石膜,耳石膜上粘附著許多碳酸鈣樣的結晶,即為耳石。由于一些致病因素,耳石會脫落到半規(guī)管淋巴液里,當人的頭位變動時,使耳石在淋巴液里游動,導致平衡失調(diào),引起眩暈。眩暈具有明顯的旋轉感,病人常會說整個房子都倒過來了;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,往往是幾秒到一分鐘,不會伴有耳鳴和聽力下降。
耳石癥具有“一高二低”的特點,發(fā)病率高、知曉率低、診斷率低,導致很多病人延誤了病情,或是當做梅尼埃病誤診。茅新蕾稱,這種眩暈其實在門診中很常見,眩暈中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因為耳石癥引起的,建議市民要像對待感冒一樣對待耳石癥。如果不治療,經(jīng)過數(shù)周癥狀也可能會自行緩解。
茅新蕾稱,90%的患者可通過特定的手法將石頭復位。復位時,病人只需要配合醫(yī)生仰臥在床上,將頭垂掛于床頭,按照醫(yī)生的指令旋轉頭部和身體,這樣石頭就可以乖乖地回到原位了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手法復位不適合有頸椎病的患者,以免發(fā)生頸椎錯位導致嚴重后果。對于繼發(fā)耳石癥的患者,要積極治療原發(fā)病。陳歡笑